9月5日,A股市场在连续调整后迎来强势反弹,创业板指领涨超3%基本收复前日失地,新能源与科技成长板块携手成为反弹主力,而前期防御性的消费与银行板块则遭遇资金分流,市场呈现"成长回归、防御退潮"的显著风格切换。全市场近4000只个股上涨,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达1.4万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227亿元,显示反弹行情由存量资金调仓驱动,增量资金入场仍显谨慎。
港股市场同步企稳回升,恒生指数在25000点整数关口上方震荡走强,科技板块与资源股形成反弹合力,南向资金抛售压力边际缓解,两地市场风险偏好呈现修复迹象。
主要指数表现
A股方面,上证指数低开高走,午盘收涨0.35%报3778.95点,权重股表现分化制约大盘涨幅;深证成指强势反弹2.01%报12362.85点,创业板指受新能源权重带动大涨3.48%报2872.91点,科创50指数同步上涨2.02%报1251.74点。全市场上涨家数3900余家,下跌家数不足千只,涨停个股数量较前日翻倍,赚钱效应显著回升。主力资金净流向呈现"弃防御、追成长"特征,电力设备板块获净买入超120亿元,而银行、食品饮料板块分别净流出45亿和32亿元。
港股市场恒生指数高开震荡,午盘收涨0.62%报25212.85点,终结三日连跌态势;恒生科技指数涨0.82%报5624.75点,成分股中半导体与AI概念领涨;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.59%报8989.62点。大市成交1246.29亿港元,较前日同期温和放大,原材料与医疗保健板块成为资金主攻方向,日常消费零售板块则遭遇持续抛售。
行业热点与驱动逻辑
A股市场成长赛道全面爆发,新能源产业链形成最强主线。电力设备指数大涨4.37%,锂电池板块掀起涨停潮,行业中报显示头部企业订单同比增长超80%,扩产预期强化推动估值修复;光伏设备板块同步走强,两部门《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》中"依法治理低价竞争"的表述,缓解市场对行业内卷的担忧。AI硬件板块在机构抄底推动下反弹,前期龙头收复失地,显示资金对科技赛道的长期信心未改。
港股市场政策敏感型板块表现突出,原材料业指数飙升3.95%,有色金属板块走强,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,黄金板块受国际金价上涨预期推动;半导体指数劲升3.94%,工信部"加强CPU与人工智能服务器攻关"的政策利好推动相关企业获得资金追捧;风电板块在业绩催化下爆发,国金证券研报显示25Q2风电板块净利润创23年来单季度新高,毛利率提升幅度超市场预期。
领跌板块与驱动逻辑
A股防御性板块集体退潮,银行板块回调1.01%,在成长股赚钱效应凸显背景下,高股息品种的避险价值暂时弱化;大消费板块遭遇资金抛弃,零售指数下跌1.59%,反映市场对消费复苏政策的博弈进入观望期,资金从"预期博弈"转向"业绩兑现"赛道。冰雪旅游、预制菜等前期防御性题材同步调整,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抬升后,防御性配置需求阶段性下降。
港股消费类资产持续承压,日常消费零售指数走低1.59%,与A股消费板块形成共振调整;非银金融指数微跌0.15%,保险股在利率下行预期下估值承压。这些板块的调整主要源于资金再平衡过程,而非基本面恶化,随着市场情绪稳定有望逐步企稳。
投资策略建议
当前市场处于"成长修复、风格切换"的关键阶段,A股创业板指技术面形成阳包阴形态,短期反弹动能有望延续;港股恒生指数在25000点附近获得支撑,科技与资源股的双重驱动下,情绪修复空间正在打开。短期来看,市场风险偏好已从恐慌转向积极,成长板块估值修复仍有空间;中期而言,政策对科技与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持续加码,行业景气度与业绩确定性构成双重安全边际。
配置策略上建议采取"聚焦主线、攻守兼备":一是坚定持有新能源核心资产,锂电池、光伏、储能等板块受益于行业扩产与政策治理,优先选择中报业绩超预期的龙头企业;二是增配政策敏感型科技赛道,半导体、人工智能服务器等方向受《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》直接利好,可关注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的细分龙头;三是跟踪周期品价格弹性,黄金、有色金属板块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具备配置价值,兼具资源储量与估值优势的标的值得关注。
操作层面需把握板块轮动节奏,避免追涨近期涨幅过大的题材股,重点关注回调到位的科技成长标的与周期品龙头,同时保留部分现金头寸应对市场震荡,耐心等待成交量持续放大确认反弹持续性。
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